创意的最终目的是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这正是创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才能让商机落地,实现“创业梦”?山东大学的创客们在学校的帮助扶持下,对此做了许多有益探索。
创立“三段式”指导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指导还处于启蒙阶段,注重基础知识传授而忽视个性化指导和实践。为此,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三段式”创业指导模式,即创业认知指导、创业准备指导、创业孵化指导。
在创业认知指导和创业准备指导阶段,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专门成立创业指导队伍,在创业计划准备、创业资金准备、创业场地准备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为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提供了专业、周到的指导服务。
在管理学院的课堂上,老师常常以“别样正装”的创业过程为例,讲述一个团队如何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逐渐成熟壮大。2014年,别样正装通过“山大合伙人”创业大赛组建团队,并入驻山东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在别样正装的创业过程中,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为团队提供了充足的场地,用来做社区发布平台、场地支持、小型仓库、试衣间、正装体验中心……与此同时,团队也在山大校友、山东韩都衣舍电商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赵迎光的帮助下获得了很多创业资源及参赛渠道,更大的平台使他们赢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同样获益于这种指导模式的团队还有核桃小舟团队,“一开始注册公司时,需要填写一项公司所在位置,我们就向就业创业中心提出场地申请,老师十分支持,立刻批下一块场地,而且免去场地费用。”核桃小舟的一位负责人说。
在“三段式”创业模式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创业孵化指导,即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后进行一系列针对性指导工作。主要包括工商注册登记、办理组织机构代码、开立银行验资户、办理地税国税等等。同时,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还会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力所能及地利用学校资源为创业项目提供后续的企业管理指导、员工培训指导等等。核桃小舟的团队负责人告诉我们说“指导老师会经常主动联系大家,询问公司情况。”而现在公司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入了“青苹果”创业扶持计划。
利用“互联网+”
“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凤歧缘茶业线上积累的店铺的浏览量已经有15万,客户数有5800多人,销售额有十几万,真正从零开始。而刚开始我们就是通过凤岐茶社这个大学生创业平台结识的,通过交流沟通,我们决定把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茶结合起来。”济南青末商贸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材料学院2012级本科生张晓临在提起创业之路时说。
“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种新业态的“互联网+”贯穿了凤歧缘茶业创业的所有环节。他们正是借助凤岐茶社提供的移动互联网营销工具“商铺通”,利用微信进行低成本、高效益的网络传播与宣传。让普通茶农和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凤岐茶社众创空间里,实现了良好合作,他们摸索出“互联网+茶”的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即“商铺通”线上抽奖宣传、微信订阅号宣传,微店线上购买,成功的实现了传统经营模式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升级。
然而这一切,在山东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成立之前,都是难以实现的。俱乐部采用“互联网+众创空间”的模式建设,由线上创新创业云平台和线下众创空间两部分组成,目的是通过创新的技术,实现资本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的云端聚集,将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创业资源引入校园。
除了凤岐缘、别样正装、核桃小舟,俱乐部还有超软、Coka、Chinese Club、GE、可行可信等团队。俱乐部每周至少举办七八场活动,每周五的职场精英荟、周六的创业英语角、大学生创业沙龙、周末的创业下午茶、创业嘉年华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好评。
俱乐部利用“互联网+”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智慧农业、智慧教育、全程追溯系统、公共视频共享、电子商务等一系列“互联网+”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上述核心技术,在国内走在行业前列,可以提供给创业学生使用。创业者可在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基础上,避免底层技术研发阶段,只需要专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与行业应用的对接,从而有效的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缩短了创业周期,提高创业成功率,帮助项目快速落地。
目前,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如真格基金、泰有投资、红杉资本、北大创投、中科招商、中国青年天使会等二十多家投资公司都是俱乐部合作伙伴。同时,车库咖啡、3W咖啡、天使汇、36Kr、飞马旅、上海创业基金会、北大校友会等国内知名创业服务机构也是俱乐部合作伙伴。丰富的资源为创业同学带来丰富的线上直播活动。借助创新创业俱乐部在线创业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北上广深优势创业资源,以实时视频直播的形式导入山东大学。 从2014年6月至今,直播国内外大型创业类、商业路演、投融资类活动峰会、论坛200多场。
多维度“立体孵化”
摘得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的“荧火科技”正在山东大学联通未来青春创业社进行孵化。“比赛前,校团委副书记张熙就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在决赛现场让我们准备广告页代替修改过很多次的计划书交给评委,用新形式回答评委的问题。”团队成员赵春雨说。获奖后,团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座谈会,学习更多关于创业的知识。
除了指导教师、孵化场地,学校还为荧火科技提供了许多支持,赵春雨介绍说:“学校给我们提供了生产成本方面的资金资助,晶体材料研究所对我们也有专项资金支持。我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青岛、威海、深圳等多地参加活动,到高校、制药厂商、三甲医院推广我们的产品……”
和荧火科技一起在联通未来青春创业社进行孵化的团队,还有济南爱学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大乘五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主营方向涉及IT、环保、互联网、传媒等多个领域。每年校团委都会组织学校优秀的创业团队进行答辩,选择顶尖的团队批准入驻。
为充分发挥创业社的“孵化器”功能,对内,校团委面向全体在校生广募英才,打破学院、学科和年级界限,鼓励组成互补性的创业团队;对外,积极争取孵化政策,建立与相关政策部门、投融资机构等的长效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学生创业实践工作,构建“创业有导师、发展有政策、提升有资金”的立体式孵化模式。除此之外,校团委还开展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开设创业课程、培育创业社团、完善创业竞赛体系、组建创业导师团队、争取创业基金、构建政策服务平台,并以“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为依托,充分发掘校内学生和青年教师中的优秀创业项目,为山大学子的创新创业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采访中,一位创业者说:“创业是个技术活。”它并不只是产品和资金的堆叠,更需要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为此,本科生院、校团委、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合作发展部、技术转移中心等单位具体负责不同阶段的创新创业工作,相互配合,协同发力,形成交叉融合、互为补充的工作体系,全力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协助探索独特的商业模式,助力山大创业者决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