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百廿山大·名家讲坛”第三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南京大学文学院赵宪章教授作了以“作为方法论的‘文学图像论’”为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繁仁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赵宪章教授指出,“图像时代”所带来的语图符号危机既是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兴起的文化背景,也是推动“文学图像论”以“语图比较符号学”为方法研究文学与图像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重要契机。赵宪章教授以语言和图像这两种符号最为常见的互相模仿关系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问题,由此引出语图符号的实指与虚指的功能性区别,并以中国诗意画与画本体的关系史为线索,追踪到语言的“强势”与图像的“弱势”之分。基于此,赵宪章教授进一步对语图符号的不同表意机制做出分析,集中探讨了图像符号的相似性原则及其隐喻本质。最后,赵宪章教授以鲁迅小说为例,从语图互文的角度分析了鲁迅小说的版画风格,展现出“文学图像论”作为文学研究方法在批评实践方面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
在提问互动环节中,赵宪章教授对听众提出的“如何理解图像与文字相统一的‘图画文字’”“作者心中所想的言语图像和落实字面的语言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图像分析法与美育创新性关系”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讲坛最后,曾繁仁教授作点评,认为此次讲座的内容和赵宪章教授的学术方法具有重要的创新性,为人文学科如何进行原创性研究做出了重要示范。
赵宪章,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历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推崇“通过形式阐发意义”的学术理念。目前从事文学图像和文学书像研究。出版《文艺学方法通论》《西方形式美学》《文体与形式》《文学变体与形式》《文体与图像》等,主编10卷本《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和学术辑刊《文学与图像》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